top of page
作家相片Veg Girl Club

食素 = 寒涼?(1) 認識蔬果真性情 | 陳愷晴Erica



中醫經典《黃帝內經》有一句說話:「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。」這提到了人需要穀類、水果、肉類、蔬菜等四大類食物,可見自古人們認為蔬菜、水果是人體必須的基本營養食品。但近年來,不少人認為蔬菜、水果偏寒涼,認為會「越吃越寒」,多吃容易造成寒涼體質,故此不認同素食、生機飲食 (食生) 等的飲食習慣。那麼,我們常吃的蔬果真的很寒涼嗎?


認識蔬果的性味

就如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,所有的植物、食物、藥材等都有自己的偏性,這是受種植環境、泥土、氣候、日照及下雨的情況而影響,並非在濕潤泥土種植就是屬於較為寒濕的植物,而就算是同一品種,在不同地方種植生產都會存在偏性的差異性,但我們也可以大體將他們分成寒、熱、平和三類。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一本中醫巨著《本草綱目》,李時珍整理了過往醫家對不同食物性味的論述,非常值得參考!以下將舉一些例子:



偏寒涼性:

蔬菜:芹菜、冬瓜、苦瓜、茄子、海帶、絲瓜、菠菜、莧菜、黃瓜等。

水果:西瓜、柑、柚子、梨、羅漢果、柿子等。



偏溫熱性:

蔬菜:菜心、韭菜、芥菜、蒜苗、大頭菜、薺菜、南瓜、胡蘿蔔等。

水果:荔枝、木瓜、石榴、楊梅、橘子等。